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小小菊花富了东峪口村人

    信息发布者:付亮槐
    2017-03-09 16:49:05   转载

     

      途径五台县陈家庄乡东峪口村,橘黄色的万寿菊长得漫山遍野,像是野生的。驻足留赏,又不像。这些花被规划的分成一片一片,很是规整,而且花丛中几乎看不到杂草,应该是经常有人作务。不知情的路人会以为是专门为了美化环境,胡文双告诉记者,这是村里的“万寿菊项目”。


      东峪口村是五台县边境上的一个山区小村,全村300多口人,靠义城河流经的300多亩水地种植土豆、玉米和小杂粮来维持生计,每年农业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。由于贫困,这里是省水利厅扶贫的对象。“我们不能一直靠救济生活,得找一条致富全村的路子。”51岁的胡文双是村民们力推的党支书兼村主任,谈到村子未来的致富路,他胸有成竹。

      1983年,胡文双从部队复员后,曾担任四届村干部。2006年又一次换届时,村民们再次选他为党支书、村主任。为了不辜负村民的期望,胡文双在跑车(自己有辆小面包车跑运输)的同时,有意的从外面采集适合村子发展的产业信息。后得知阳曲县有一万寿菊公司收购万寿菊,通过对万寿菊的生长习性和村里土质、气候的考究发现,村里的环境很适合种植万寿菊。于是胡文双决定前去公司与经理商谈协作。可人家一个大公司的经理怎可能轻易的相信这个陌生人,但为了能将该产业引进村里,让全村人致富,胡文双先后六次去邀请经理先到村里考察考察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第六次,经理同意了。接待经理前前后后的费用都是胡文双自掏腰包支付,经理被这个用自己的钱为全村人办好事的村主任打动了,当场同意将种植万寿菊的项目引到东峪口村。

      2012年,全村30多户人家跟着胡文双共种植了50亩万寿菊。其中,种子和技术都是公司提供,地膜是胡文双向县农业局申请提供的。村民们不需要投资,只要在育苗、移植、覆地膜和采花时劳作劳作,费点苦力,但比起种植土豆和玉米来,这简直是再轻松不过的活儿了。每一株苗上先后开的花有120到130朵,为了保证花的质量,每有花开到了就得采摘并及时送到公司。村民们采好花后,胡文双联系货车将采好的花送到公司,运费由公司负责。这个“万寿菊项目”对村民来说,就是无投资、无风险、保收益的项目。

      可喜的是一年下来,全村农业人均收入近3000元,比往年种土豆和玉米的收益翻了三番,村民们尝到了甜头,今年,纷纷表示愿意扩大种植面积。胡文双将全村种植万寿菊的面积扩大到300亩,而且大部分是村民的荒地,好的庄稼地还可继续种植土豆和玉米。在村东的坡地上,记者看到长势喜人的万寿菊在绿草的衬托和艳阳的照耀下格外美丽,胡文双抚摸着花朵像是呵护自己的孩子,因为这些花带给全村人的是过上好日子的希望。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